青天 

雲在青天水在瓶

    我們活在這世間最令我們痛苦的就是我們的身體、我們的生命。從出生開始我們就小心翼翼的在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傷害。

 

    可以說我們一生最在乎的就是這個身體,最恐懼的就是失去健康、失去生命。

 

    這種恐懼伴隨我們一生,直到死亡真的到來。

 

    事實上我們不必活在這樣的恐懼當中,因為我們不會死,我們誕生絕不是偶然,死亡也不是第一次,我們生了又死、死了又生,生生死死、死死生生,十次、百次、千次、萬次…,再多死一次又算得了什麼?

 

    身體之於我們,就像衣服,穿上又脫下,脫下又穿上,換了不知多少次,為身體的生滅高興或悲傷,是一種迷思。

 

    看透這是一種迷惑,就不會為存在而高興,為死亡而悲傷。

 

隨念所生

    我們的生命是隨念所生,今天死了,明天一念之間就又生出來。即使我們已經得道不必輪迴生死,但如果還留戀紅塵的種種,歸空後回到彌勒淨土,也只是報到一下很快又回來人間投胎了。

 

    觀察道親,太多道親都是上一輩子求過道,這一輩子才會沒原因的相信「道」,投入道場。所以道親不必畏死,只要還想來人間,不愁沒有機會,死,不過是換一個新的身體,也許還可以讓今生今世已無可挽回的憾恨有重新來過的機會。得道,超生了死的人,對於身體有選擇決定權。

    一般人因留戀紅塵所以一再投胎,「乘願再來」的菩薩,並不留戀人間繁華恩怨,卻願意來渡眾生。如寶光建德已故施前人,臨歸以前告訴身邊的道親:「我回去報到一下,很快就再來投胎,我這次會投胎在中國大陸,因為老水還潮是未來傳到很重要的部份。如果以後你們到大陸去傳道,看到一個小孩一直對你們笑,那個就是我…。」對歸空看得像穿過一道門一樣簡單。

    無論我們是為了留戀或為了悲愿,只要還想來這世間,憑著念力身體自然隨念而生。我們不應該怕死,反而應該害怕沒有覺悟,生生死死無休無止。

 

身體不是『我』

    我們因為執著身體是『我』,所以每個人都在乎自己的身體,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沒什麼好珍惜的,即使健康強壯也沒什麼好快樂的,因為要不了幾十年又要失去?

 

    關於身體的一切更是沒什麼好計較的,多吃少吃、住好住壞、長得美或醜、年輕、老、健康、多病…。都不必太認真太計較。

 

    我們生生世世擁有過太多身體,美的、醜的、男的女的、胖的瘦的長壽、短命…甚至飛鳥、走獸的身體都曾擁有過。眼前這個身體不過是我們千萬身體中之一,和其他我們曾有過的身體一樣,都是短暫而不是恆常擁有。

 

   所以不要把身體當成是"自我"真我,而要把"靈性"當成"自我",把當成自我。靈性才是永恆的"自我",身體只是短暫的,只是自我暫住的地方。

 

    我們住在旅店,不論住的房間有多豪華,終究要離開。旅店不是『我』就像身體不是『我』一樣。

    如果『我』是寄居蟹,身體就是寄居蟹暫住的『殼』寄居蟹沒有固定的殼,找不到空貝殼時,養樂多塑膠罐也可以當成牠的殼。

    我們和身體的關係就是這樣,身體是我們靈性的殼,隨著因緣的不同,我們鑽進不同的殼,殼會隨著因緣生滅,靈性不會。

 

    我們錯以為「心」會跟著身一起死,事實不然,「心」不會隨著我們的身體而生滅。

 

    只要能夠放下對身體的迷思,就可以邁向「開悟見性」

 

 

問:那麼只要開悟見性,生病不需去求醫?

答:不是說不去醫治,當然可以求醫治,只是不要有太多得失心,醫得好,舊殼還可以繼續多用幾年,醫不好就隨順因緣準備搬家。抱持這樣的心情去醫療,不會因希望而有得失心也不會因失望而悲觀。

 

問:積極求醫可以爭取更長的時間可以修辦?

答:積極求醫的界線很難劃分,過度醫療有時是縮短了生命而不是延長,適當的醫療就可以,不要過度。而且即使治好癌症,最多不過再多活幾十年還是要死,不如趁著頭腦清楚,時間不在長短,趕快開悟見性。

    我們投胎來當人最重要的就是開悟。沒有開悟不知不覺過一輩子有什麼意義?活一百年糊裡糊塗,不如活一個月而能開悟。

問:如何開悟?

答:怎麼開悟?「離一切相,即一切佛」。看自己執著什麼相,就離開放下。

凡所有相都是虛妄,想到什麼相就放下。

    既然人生苦短,不要想去抓住那些隨時會失去的東西,物質、身體、子女、夫妻…不論如何細心去維護,都將失去,而且抓得越緊,失去時越痛

    要用心在永遠不會失去、永遠不會消滅的,就是我們的靈性。靈性是永恆的存在,不會因身體的生滅而生滅。靈性是天地宇宙,沒有範圍,沒有任何形象「離一切相即一切佛」只要離開有形有相的執著就能夠成佛。

 

問:靈性是什麼?

答:靈性無形無相、無生無滅、無所不在,靈性範圍也就是我們的老的範圍,如果能夠有這種體認就時時與老同在,永恆的存在。

問:範圍太大、太抽象?太難?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做到?

答:「離相」,離開一切有形有相的物質世界,就能回到我們的靈性,就是了悟,就是成佛。

問:如何離相?。

答:只要問自己:「是不是繫心於物,被物質世界綁住障礙住?是不是心中最關切的是身體健康、事業、婚姻、子女…?」如果答案是:「是。」那麼執著什麼就放下什麼。

    大捨,就大悟,一次全部放下就能即刻成佛;小捨,就小悟,一點一點放下,就慢慢成佛。不論快慢,只要放下一個執著,身上的重擔就輕一斤,障礙我們成佛的阻礙就少一個。方法就是這麼簡單,只要有意願與決心都可以做到。

    比方說,如果你一心希望自己有錢,就會被這個執著綑綁,為了有錢不斷努力奮鬥計較巧取豪奪,製造出恩恩怨怨,自己也苦不堪言。如果了悟這是一種無意義的執著,放下希望自己很有錢的想法,隨緣賺取足夠自己生活所需的錢,不去用盡方法多賺一點錢,這樣人生就會有所不同,生命也不會那麼沉重,業障也因而減輕。

    一心求生的人,如果放下一定要活下去的想法,隨順因緣,一方面不會因為拒絕、恐懼死亡而產生焦慮痛苦,另一方面因為心境的轉變,身體反而能得到好的調養。

    反正自己執著什麼、在乎什麼,就想辦法放下。

問:當能夠做到時,生命會是如何境界?

答:「離一切相,即一切佛」離開一切相,就可以進入老無生永恆的存在。

我們的靈性就能夠發揮它的廣大靈感,而不是愚昧無知。

 

只要不落入「以心求物」,生命就能夠契合道,心靈就是就是瀟灑自在遼闊無邊的生命之路。

「即心即佛」,心就是佛,佛就是道,佛在哪裡?道在哪裡?就在我們的心。

如果不識本心,不認識它,就無法契合,反而以心求物,卻不知心是最寶貴的東西,『心』是萬物化生的所在。了解『心』就了解『道』也就了解上帝、老、諸佛菩薩…。

就能夠「歸根復命」,回到生命的根本,和諸佛菩薩合為一體。然後恍然大悟原來所謂『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功德』只不過是生命實相的九牛一毛而已。

 

雲在青天水在瓶

    最後講一個禪宗公案來做譬喻。

    太守李翱問藥山禪師:「如何是道?」

    藥山禪師答:「雲在青天水在瓶」。(:原文)

 

    用「雲」和「水」來譬喻『道』是一個很傳神很有智慧的譬喻。

    我們都知道水氣,如果在天上就是「雲」,裝在瓶中就是「水」。雲和水指示形式不同,本質是相同的。

    『道』,在天上展現的形式是「仙佛菩薩」,在人的身體(瓶子)裡就是我們的「心靈、靈性」。仙佛菩薩和我們的心靈本質上是完全一樣的,就像雲和水一樣。

    所以說「即心即佛」,心就是佛。就好像水就是雲,雲就是水。

    不要以為我們永遠都是水,以為我們成仙做佛是一件難度很高,不可能在今生達成的事。事實上「水」昇華就變成「雲」,我們「心靈」也可以昇華成為「仙佛」。

    瓶子不會昇華變成雲。就像我們的身體不能昇華變成仙佛一樣,肉體活一百年、一千年,只會臭掉、爛掉,不會變成菩薩騰空而去。但我們的心靈昇華就變成仙佛,

 

    認識我們的內在的「靈性」都是「仙佛」,身體只是承載水的「瓶子」,能夠昇華成佛的是我們內在的「靈性」而不是水瓶(身體)

    我們要了悟的就只是這個,認識生命的實像,不再被幻化的假象所迷惑。

    人生的誤謬就是在於妄想肉體能夠恆久,甚至能夠肉身成佛。我要告訴你:這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 即使密宗有「活佛」主張「即身成佛」,並不是肉身能夠成就,而是說在肉身還在的情況下,已經開悟解脫,成就佛的內涵。成佛的是他們的內在靈性,他們的肉身還是一樣會毀會壞、會死會爛。

    釋迦牟尼佛的身體都不免要毀壞何況我們?不如在我們身體毀壞以前,學習釋迦牟尼佛開悟,放下一切有相的執著。

 

    「瓶」終會毀壞,而「水」會昇華。識透這點,就可以放下對有相世界的執著。「開悟見性」沒那麼難。

 

(註)原文:

李翱問曰:「如何是道?」
師以手指上下,曰:「會麼?」
翱曰:「不會。」
師曰:「雲在青天水在瓶。」
翱欣然作禮,而述一偈曰:

練得身形似鶴形,千株松下兩函經;
我來問道無餘說,雲在青天水在瓶。
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s8SAgG2BERt4hRcZ3oU7FlzXbQg-/article?mid=402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eehen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